「勸君行善謂無錢,有也無;禍到臨頭用萬千,無也有。」這首偈語貼切地形容一般人聽到布施行善的習性與心態,然而當我們行布施時,真的失去了什麼嗎?實際上,善修布施的人並沒有失去什麼,福德卻與日廣增。《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人為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佛事三寶中來;為人大富,財富無限,從布施中來。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如果有人以飲食布施他人,將會獲得五種福德,分別是:一、壽命延長;二、身相端嚴;三、氣力增盛;四、快樂安隱;五、成就辯才。」布施的真義是一種付出,發心為了利益他人,令受施者得到利益。在布施的同時,既能放下內心的慳貪、執著,亦能藉此長養慈悲心、平等心。

供佛一縷絲線,得佛授記未來世將成佛.jpg

本文目錄:

◎什麼是布施的真義?

◎從《地經藏》的<校量布施功德緣品>認識布施的真義

◎具布施的真義的布施五大功德及布施的種類

◎以布施的真義行持不花錢的布施

共同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追隨佛陀腳步 廣修布施供養,實踐布施的真義!

什麼是布施的真義?

1.原來,無我的布施更珍貴——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曾經印度有位貴婦,想捐一大筆錢給在印度行善的德蕾莎修女。

修女沒有接受,而是對她說:「請妳在每次想買新衣時,少買一件,把省下的錢捐出來。」貴婦聽了不解,但漸漸地,她發現每一次忍住慾望時,行善的喜樂,也從她的心裡慢慢滋長。

後來,德蕾莎修女與她說:「真心的奉獻,不是拿出多餘的,而是捨出原本擁有的。」

2.密勒日巴尊者十波羅蜜的圓滿—

密勒日巴尊者說:「斷除我執外,無餘布施度;斷除狡詐外,無餘持戒度;不畏深義外,無餘安忍度;不離修行外,無餘精進度;安住本性外,無餘靜慮度;證悟實相外,無餘智慧度;所做如法外,無餘方便度;摧伏四魔外,無其餘力度;成辦二利外,無其餘願度;知惑自過外,無其餘智度。」

意思是除去破除我執之外,沒有其他的布施可言。破除我執之人,眾生需要什麼,個人全部都可以捨棄,完全不會想到自己,這就是最大的布施……

擷取自第十章 內不共加行(不共內前行)─發殊勝菩提心 5 行菩提心的學處.《龍德上師大圓滿 普賢上師言教集》/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

3.大乘菩薩行持「三輪體空」的布施

(1)沒有布施的我。(2)沒有布施的東西。(3)沒有布施的對境。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在深山僻靜處修行的大修行者,和世俗中作供養的功德主,二者都具有成佛的因緣,這種因緣來自於迴向。」只要修行的人或供養的人,都有作迴向的話,二者都會得到同等的功德。要迴向成為圓滿正等覺之因,必須要以三輪體空來進行。在功德迴向中,沒有迴向的自己,沒有被迴向的對象,也沒有所迴向的功德,這三者都是不存在的,在這樣的體性上來迴向,這是屬於真實勝義的迴向。如果對這三者的其中一者,有所執著而迴向,那麼就是不清淨的具毒迴向。布施的行持亦如是!

布施的真義是什麼?布施有五大功德?布施的種類有哪些?布施果報

從《地經藏》的<校量布施功德緣品>認識布施的真義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未來世—

1.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2.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布施。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3.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4.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5.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6.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7.若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讚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8.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

圖片1.png

具布施的真義的布施五大功德及布施的種類

1.布施有五大功德,而且遠不於此

過去,佛陀曾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比丘們開示:「比丘當知,眾生因飲食而得以生存。一旦沒有飲食,就會體力不支,甚而形枯氣竭。」

佛陀接著開示:「如果有人以飲食布施他人,將會獲得五種福德,知道這個道理的人,一定會樂於施食於人。這五種福報分別是:一、壽命延長;二、身相端嚴;三、氣力增盛;四、快樂安隱;五、成就辯才。」

佛法講因果道理,如是因,如是果。如果布施飲食而對方氣色紅潤、營養充足,身心安樂,果報自然作用回自己身上的善報。

佛陀再開示:「若以無上法布施一切眾生者,既能獲得這五種福報,所生之處更得見佛,聽聞甚深妙法,修四無量心、四恩、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以法身現相,壽命無窮,相好分明,成就三十二相,具足十力,乃至究竟成佛。」佛說此經時,諸比丘眾、天龍鬼神、四眾弟子,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2.布施的種類有哪些?

布施的種類可分:

(1)財施、(2)法施、(3)無畏施三種。

財施無畏施大都著眼在使受者現世得到安樂法施主要是使受者於未來一切世皆得安樂,佛法的傳遞、弘揚佛法就是為了救人,改變人們未來的命運,是最究竟的布施。

在三種布施中,知道他人困頓的原因,給予佛法導引,則能令其真正脫離貧窮的苦因;反之,只是給予物質救助,可能只是短暫的幫助。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無數次的艱難困苦,當他快要放棄自己的時候,會憶起曾有人對他分享過佛法的一句話,因為這股慈悲正向的力量,支持著他咬著牙根,勇往直前又過了一個難關,改變一生的命運,所以佛經說:「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

布施的真義是什麼?布施有五大功德?布施的種類有哪些?布施果報

以布施的真義行持不花錢的布施

以前有一位窮人請益 佛陀:自己做生意、談感情、交朋友、組織家庭都失敗的原因? 佛陀慈悲回答:因為過去生不布施。

窮人說自己窮困的一無所有,要怎麼布施呢? 佛陀慈悲開示了七種不花錢的布施─

1.和顏施:慈容布施,和顏悅色。

2.言施:講好話、講佛法來利益人。

3.心施:用我們的心祝願他人。

4.眼施:常以慈悲和鼓勵關懷的眼光看待別人。

5.身施:身體力行幫助人家。

6.坐施:讓座。

7.察施:察言觀色,體貼了解別人的需求。

「布施」是菩薩四攝六度中的首項,也是菩提道的殊勝修行,度盡自己無始劫來培養強大的慳貪業習。其中的要點,在於心性上的轉變與修持,而不在布施的事物與多寡。

布施的真義是什麼?布施有五大功德?布施的種類有哪些?布施果報

共同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追隨佛陀腳步 廣修布施供養,實踐布施的真義!

《佛說阿彌陀經》簡介

《佛說阿彌陀經》為淨土三經之一,中國佛教早晚課誦必修,更是佛經中極少數非由佛陀弟子提問,而由佛陀不問自說的經典。此經前半段宣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以及 阿彌陀佛佛號由來與意義;其後闡明勸導眾生誦念 阿彌陀佛之名號,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最後以東、南、西、北、下、上等六方諸佛亦勸導其土眾生,相信 阿彌陀佛及其極樂世界之事跡作結。


此次,觀音山發起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歡迎十方善信法友隨喜護持助印,廣修福慧二資糧。

 

 

🌺 觀音山發起共同助印《佛說阿彌陀經》大字注音版3000冊

✦ 我要助印https://bit.ly/3BHKuF1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凡了 的頭像
    凡了

    凡了生活

    凡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