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海洋保育放流?因為人類過度的欲求已經讓地球失去平衡,海洋污染、資源枯竭,雨林消失等,無不是在在提醒人類應該學會愛護地球,尊重萬物,方能與大自然共存共榮。觀音山藉由海洋保育放流做為伊始,實際上是在傳達一種「身體」與「心靈」平衡和諧的生活態度。為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觀音山長年與政府機關及專業機構合作,進行合法海洋保育放流。2024年6月6日慶祝航海節並響應行政院「向海致敬」保育海洋政策,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與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首次聯合舉辦「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依循農業部漁業署海域放流法令規範及港務公司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 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字的縮寫)政策下對環境、社會之企業責任,共同放流4萬5千尾黃錫鯛魚苗,豎立佛教慈悲放生善行與企業ESG計畫圓滿結合的典範。
本文精彩章節:
1.海洋保育放流為何刻不容緩?你不能不知道的海洋真相!
1.1海洋資源枯竭
1.2海洋暖化
1.3海洋酸化
2.海洋保育放流,讓海洋生生不息為什麼是廣結善緣、長壽無病之法?
3.觀音山的海洋保育放流特點,共創生態與物命的雙贏
4.觀音山海洋保育放流,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落實ESG政策之近年活動成果
海洋保育放流為何刻不容緩?你不能不知道的海洋真相!
1.海洋資源枯竭
全球每年有80.4噸的魚類被捕撈上岸,聯合國報告指出,有3/4的魚場遭到過度捕撈、捕撈殆盡,或因過度捕撈而造成枯竭的狀態。科學家預測,若我們再不意識到此問題,並採取行動的話,到西元2048年之前,海洋的魚就會被捕撈殆盡。現代漁業,為了滿足人類每年9000萬噸魚的需求,主要捕捉方式,是使用大型鱼網,平均每磅漁獲所伴隨的意外打撈物種,例如海豚、海龜、鯨魚、鯊魚⋯·等,竟達五磅之多,就是所謂的誤捕。
2.海洋暖化
自2005年以來,全球海洋暖化約有一半發生在南極洲地區,其升溫速度比全球任何地方都還要快,南極半島的暖化程度超越了其他任何陸地環境。因此南極地區海冰持續不斷減少,並且當地海洋環境也快速轉變,這些變化將對全球產生重大的影響,持續的暖化會導致南極海床特有物種減少達79%的生存空間。同時由於氣候變遷海洋變暖,海水升溫也使海平面上升,而頻繁的極端氣候所產生的洪水,也會對沿海城市造成威脅。科學家預估,若仍無法大量減少碳排放,2100年時全球海平面又會再上升1.8公尺。
3.海洋酸化
過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海洋表面,改變海洋的化學成分,會造成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會使海草增生,影響海洋食物鏈,導致物種滅絕或物種遷徒、使珊瑚變得脆弱、影響小丑魚腦部發育,視覺聽覺嗅覺失調、海膽生態競爭力降低產量減少。許多在同樣仰賴碳酸鹽來建造或強化外殼的海洋生物,包括海膽、牡蠣等,將因海洋酸化導致殼體及骨骼脆化或變薄,使牠們在生態系統的競爭力下降,甚至數量減少。這不僅影響海洋生態,更是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主因之一。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消失,不僅會讓生態失衡、氣候失調,更深一層會威脅到糧食安全,最後造成人類社會嚴重且無法彌補的生命損失。
為了避免海洋持續暖化、酸化、資源枯竭,應減少碳排放量,以素食環保救地球,並積極響應愛護海洋•保育放流。
海洋保育放流,讓海洋生生不息為什麼是廣結善緣、長壽無病之法?
大智度論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以慈悲心來保育放流,救度生靈、護生救贖生命,延長了無數眾生的生命也必然同時令我們招感廣結善緣、福壽增長,這是因果必然不變的真理。
心量有多大福分多大,懂得積德修福的人就會在慈悲護生下功夫。為什麼呢?護生是救急,救命在旦夕被擒、被抓,隨時將被宰殺,命在垂危的生命。這是千鈞一髮、刻不容緩的行動。
護生也是一種還債,我們大部分的人,在今生和累劫以來,所造的殺業早已無量無邊。現在我們出錢出力來救贖眾生的生命,也是為了彌補償還,我們過去積欠無數的殺債。
護生除了可以積德、造福,更是化消災劫最有效且最快速的方法。眾生最寶貴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牠們的命,他們會非常感激,在他們心裡留下最深的感受,所以功德最大。
觀音山的海洋保育放流特點,共創生態與物命的雙贏
1.遵守國家相關政策,經專業機構輔導,進行合法保育放流;同時確保生靈存活率。
2.除保育放流外,與專業機構合作,共同守護海洋平衡,修復海洋生態系,為海洋生物建造一處幸福園地。
3.為生靈授以皈依與佛法加持,令其深結佛緣,種下未來世得以學佛修行的種子,脫六道輪迴之苦。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推動護生善行多年,施放救護無數生靈,透過專業機構的技術指導,努力共創生態與物命的雙贏局面,將正確的放生方法、要義及地點,推廣出去,使得自然環境更有生機、更蓬勃發展,綠意還給大地、清澈還給河流、自由還給生命,這才是正確尊重愛護生命的理念。
觀音山海洋保育放流,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落實ESG政策之近年活動成果
SDGs(聯合國於2015年所頒布的永續發展目標)裡有17項目標,其中「保育海洋生態」為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
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與海魚基金會多年配合,接受專業的團隊輔導進行保育放流,護生成果有目共睹,至今舉辦了超過百場的保育放流。每場活動參加民眾也都高達數百人,顯示保育放流現在已廣受民眾的推崇和護持。
1.2024年6月10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青灣潛水訓練中心PIDC,首度以印有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堂徽,及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青灣潛水訓練中心之代表LOGO的牡蠣殼磚銘板來種植珊瑚。使用牡蠣殼磚比起使用水泥製造的人工魚礁磚,所製造出的碳排放量相對較低,提高生存率,以推動生態復育,海洋生態打造一個永續的家。6月10日端午節活動當日,澎湖天際出現罕見的吉祥七彩祥雲及日暈。
2. 2024年3月10日與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將繼續聯合舉辦「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以宗教與政府專業技術單位的結合,推廣正確且合法的放生、放流。慈悲 龍德上師表示:「戒殺放生,是所有善法、所有有為法裡面,最好的一個善法,因為我們都想過幸福快樂的生活,所有的眾生都一樣的,所以在戒殺護生的理念之下,我們來簽署這樣的一個儀式,它是有一個非常好的象徵意義。」
3.2024年2月受邀出席「113年度農業部漁業署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種苗放流計畫」魚苗放流專家學者會議。
繼2023年12月20日,觀音山受邀出席農業部漁業署主辦的 「海域水產動物放流」成果記者會,再度以研討單位參加今年初所舉辦的「113年度農業部漁業署 沿近海漁業永續發展-種苗放流計畫」魚苗放流專家學者會議,顯見觀音山在慈悲 龍德上師常年帶領下,推動戒殺護生的成效卓著,受到各界肯定與認同。
4. 2023年4月24日由臺灣薩迦寺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與海洋生物中心謝恆毅 主任,共同簽署保育放流合作計畫書,透過宗教信仰力量及海洋生態研究成果,實踐眾生平等及環境永續發展目標。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將佛法與環境保護以及海洋復育的概念進行結合,讓善行做得又深又廣、無遠弗屆。」
5. 2024年1月7日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簡稱海漁基金會)企劃組張永州組長主,特別至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開設專場教育訓練課程5,講授「海域放流權責人員」—「海洋生態」、「放流法規」及「放流技能」三大課程。以配合政府漁業署管理魚苗放流(放生)新法規,自2024年1月1日起放流魚苗活動現場,必須有至少一位受過6小時海域放流作業教育訓練的「海域放流權責人員」在現場導護以規定。觀音山 保育放流全員課後測驗成績皆達標,獲得政府正式核發「海域放流權責人員」證照。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有慈悲心做放生是一件非常有功德的事,但我們必須要了解,放生不只是單純做『放』這個動作,還須思考日後對施放處的環境、以及當地居民造成的影響,甚至這些生靈在此處是否能快樂地生活。如果這些都能兼顧,才算是圓滿的放生。」
今年夏季,「觀音山 2024年6月21日~9月22日 夏季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透過專業機構建議、指導,預計施放多種海洋生物,包括黃雀鯛、藍鰭雀鯛、藍雀鯛、小丑魚、黑鯛、黃錫鯛、水晶鳳凰螺以及海膽等放流,活化海洋生態;同時,也施放淡水魚種:草魚、鯉魚等鯉形目,維持生態平衡及水質清潔,避免水質優養化。敬邀您一同加入行列,共同為守護海洋盡一分心力,維持海洋生態平衡,為海洋生物建造一處幸福家園。
觀音山 2024年6月21日~9月22日 夏季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活動
✦我要響應▸ https://www.fazang.org/liferelease/
您的放生、護生善行,拯救億萬生靈,功德無量!
資料來源—
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https://www.faz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