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事供養」—供養僧人: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種清淨的供養,讓眾生當下遠離煩惱,除心束縛,得清淨心。5月23日~8月18日(夏季農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名為「三月結夏,九旬安居」,僧眾藉此結夏安居期間收攝身心、精進用功,致力修行,圓滿成就,故諸佛菩薩皆歡喜讚嘆。結夏安居期間也是大眾供僧護法的大好良機,最殊勝的就是信徒的「四事供養」,布施道糧,供養有道、有學的出家人,讓他們沒有物資的缺乏,而能積極弘法利生,將佛法遍布世間;而居士藉此殊勝「四事供養」因緣供僧成就道場,不僅廣結善緣、減輕業障,長養布施喜捨之心,更為當來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觀音山從2023年啟建—舉辦特殊的、沒有聚集的千僧供,今年除了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觀音山 2024年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也結合雪域供僧計劃,對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與閉關者做供養,令出家人安心向道,更將此活動擴大至全球,廣植無上福田。
讀完本文可了解:
.何謂「四事供養」
.「四事供養」的功德
1.供養僧服的功德
2.供僧飲食的功德
3.供僧臥具的功德
4.供僧醫藥的功德
.由「四事供養」供養法衣,獲證悟解脫之實例
.從四事供養看「結夏安居」的殊勝
.參加觀音山2024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四事供養,廣植福田
何謂「四事供養」
• 《佛本行集經》:「尊重承事,恭敬供養,四事具足。所謂衣服、飲食、臥具、醫藥。」
• 《增壹阿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波斯匿王說法。王即請佛及比丘僧。三月供養。遂於宮門之外。作大講堂。懸繒旛蓋。及辦一切。供給所須衣被。飲食。臥具。醫藥。故云四事供養。」
• 《佛說無量壽經》曰:「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
• 《佛說盂蘭盆經疏》曰:「年年僧自恣日,四事供養三尊。」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住世說法四十餘年,在諸多經典中皆開示到供養的殊勝,是佛弟子快速積資淨障的修行。
「四事供養」即是:
一、衣服供養:表法眾生於正法雖未了達其義,但能正解受持,如著法衣。
二、飲食供養:表法眾生修習佛法後,得到法益,比如法喜福報(甘美果)、善根增長(淨食)、智慧增長(醍醐、甘露)。
三、臥具供養:表法眾生能於正法中得諸三昧。
四、醫藥供養:表法眾生修習佛法後,疾病(業障)苦痛(罪報)消減。
「四事供養」的功德
一、供養僧服的功德:
僧衣代表著:「延續佛燈明,統領大眾,一切無礙,住持正法城」的僧寶。 供養僧衣,得色身莊嚴、色身堅固、色身清淨報。
《增壹阿含經》卷六云:「瞿曇彼善處,能施眾僧者;獲福不可計,最勝之所說。」
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皆會給予守護。
佛說過去及未來諸佛皆穿著袈裟得成佛道,而在經典中更記載著袈裟的無數功德利益。
如在《毗尼日用切要》卷一裡記載了袈裟的五功德:
1.入我法中,犯重邪見等,於其念中,敬心尊重,必得三乘授記。
2. 天龍鬼等,能敬此袈裟少分,得三乘不退。
3. 若有鬼神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飲食充足。
4. 眾生共相違背,念袈裟尋生慈心。
5. 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勝他。
二、供僧飲食的功德
《長阿含經》記載:「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佛說布施經》記載,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
1.身相端莊。2.氣力增盛。3.壽命延長。4.快樂安穩。5.成就辯才。佛陀在諸多典籍皆開示齋僧可以累積各種功德利益。
虛雲老和尚曾云:「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齋僧是為了讓僧俗二眾有消除業障、積功累德、報效恩德的機會。
三、供僧臥具的功德
供養僧眾的目的為令佛法久住──僧眾出家修行、弘揚佛法,就是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佛已入滅,依靠的就是僧寶荷擔如來道業。居士供僧即是荷擔如來家業,令僧寶能專心於弘揚正法久住,不致擔心飲食受用。
僧眾精進修行一天,晚上必須休息睡覺,假使臥具缺乏,會得不到適當的睡眠,因此,供養僧眾臥具、 棉被等,能令僧寶得以休養生息。
四、供僧醫藥的功德
律藏中記載:佛在舍衛國時,見一病比丘臥在大小便中,旁邊沒有看顧者,佛上前問︰「為什麼沒有看顧的人?」病比丘回答說︰「我沒病時,不照顧病者,今天我生病了,沒有看顧護持我的人。」佛於是扶起病者,拭除身上的不淨物,並加以洗濯。接著佛又為病比丘洗衣曬乾,清掃住處,舖上新草及衣服,讓比丘安臥,並幫忙蓋上衣被,之後才離去。
接著佛陀召集僧眾並教誡︰「從今以後,當看病比丘,病者不可不看,若有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
經論亦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分別業報略經》:「若人施醫藥,後生得無病,長壽常安樂,具足色力財;無量百千世,不經疫疾劫,終遇法醫王,永拔生死根。」
由「四事供養」供養法衣,獲證悟解脫之實例
佛陀在世時,波羅奈國的梵摩達王有一位公主,名叫伽尸孫陀利,其容貌非常清麗,性情柔善,而且出生時身上就披著袈裟。
隨著年齡的增長,公主身上的袈裟也跟著變大。有一天,祂和隨從到鹿野苑遊玩,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心裡非常喜悅,於是走上前去,頂禮佛足。公主聽聞佛陀的開示後,心開意解,得須陀洹果。公主接著又請求佛陀成就祂出家,此後,孫陀利比丘尼精進修習,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為諸天世人所敬仰。
有比丘知道了這件事,於是請示世尊,為何孫陀利比丘尼有這種因緣?
佛陀為大眾開示:「過去 加那加牟尼佛,常帶領比丘們外出行化眾生,當時有一個國王的女兒,見到佛陀即心生喜悅,除了發心供佛齋僧,更供養袈裟,因恭敬供養的功德,多世以來生於尊榮豪貴之家,常有袈裟隨身而生。而這位王女,就是孫陀利比丘尼。」
供養佛法衣,莊嚴佛身,可招感自身容貌莊嚴、容光煥發,身形優雅,消災免難,獲得證悟解脫之因。
從四事供養看「結夏安居」的殊勝
「結夏安居」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為「自恣日」,這是由於當年在印度,農曆四月十六日後,天氣漸漸變熱、進入雨季,蛇蟲鼠蟻很多。
佛陀不希望僧眾因為天氣躁熱,血氣方剛、心浮氣躁,到外面去容易跟人家發生衝突;出外化緣托缽也易誤傷、踩踏生靈,因此要大家在這三個月好好地精進用功,結夏安居。
最後的階段還要「自恣」─自願任恣,也就是所有出家人,都要以見、聞、疑的方式,自願讓其他僧眾來任意指正、揭露,講出其個人的缺點。這個時候都要真誠接受,並且反省懺悔。
一直到七月十五日都能反省改過懺悔,已經清淨,戒律恢復圓滿,這個過程稱為「自恣」,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結束,僧團中僧眾都已經淨化改過。讓佛法可以常住世間,可以做眾生的典範,足堪為眾生供養,佛當然歡喜。自恣日也稱為「佛歡喜日」這也是所有眾生莫大的福報,所以這天就是「佛歡喜日」。
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先供養佛、再供養僧眾,僧眾受用大家的供養,便為大家祝願。透過佛的加持力,僧眾誦經持咒,產生「法」的功德力。透過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力、祝願力來迴向,功德當然不可思議!
參加觀音山2024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四事供養,廣植福田
密勒日巴尊者開示:「施主供養閉關修行者,等同閉關禪修者所獲得的功德一樣,無量無邊。」山上閉關者,山下護關者,皆共成佛道,緣起在迴向。
觀音山舉辦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四事供養,今年除了供養臺灣薩迦寺僧團、觀音山 2024年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供佛齋僧,也結合雪域供僧計劃,探訪西藏偏遠地區,對藏區較小、少人護持之寺廟出家眾與閉關者做供養。千僧供之四事供養分為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 全套僧服供養,包含:袈裟、禪裙等六件。
• 僧鞋供養,包含:鞋子、襪子等三件。
• 僧服、僧鞋,預計供養300套。
• 飲食、臥具、醫藥此次將依各寺廟所需,給予最適切的安排。
同時新增泰國、越南、不丹、尼泊爾、印度等國家的供僧活動,
實際供養數量及地區需依善信法友發心護持款項而定,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發心護持,共同成就殊勝功德行,廣植福田!
★2024結夏安居──供千僧道糧‧供佛齋僧
登記護持▸https://www.fazang.org/sangha-offering
資料來源:「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